上周末,
老街里的文庙直街试营业了, 于是呢,许许多多的美食店, 开始在这条布满了岁月痕迹的街道里悄然绽放… 这其中就包括那家曾经给无数人留下过美味记忆的罐罐米线, 那家离开了昆明老街十年的景星园罐罐米线! 当然了,对于很多小伙伴来说, 这个让很多人充满回忆的小店却让他们感觉有些陌生, 1998年前后,一家不起眼的小吃店诞生在了昆明景星花鸟珠宝世界门口的街道边,它跟那时候景星街上的很多商家一样,简易的铁皮棚子,简易的桌椅。
只不过,这家店铺卖的东西有些特别:一罐一罐的米线,因此小店也就被人们叫做景星街罐罐米线。 2000年的时候,米线店搬到了文明街西侧,这个位置原来的店铺名称叫做“昆明市盘龙区文贞小吃”,因为无法办理登记变更,所以赵家只好在下面加了“罐罐米线”四个字。 新店铺面积不大,生意却很红火,一块钱一碗的豆花米线,三块钱的罐罐米线,小店每天能有五六千的营业额。
时间到了2007年,昆明老街片区开始修复改造,罐罐米线搬到了华山东路8号。 没想到,这一离开,就是十年。
这期间,很多罐罐米线的忠实粉丝寻遍昆明,一通好找,只为再次尝一尝那熟悉的味道。 时光轮回,一转眼就到了2017年12月24日, 文庙直街试营业,景星园罐罐米线终于回到了昆明老街。 虽然不再是原来的位置,但却是熟悉的味道。 走进文庙直街19号的景星园,店铺不大,但却还是那个感觉。
木质桌椅、成排的陶罐、简洁的布置… 八十岁的赵老爷子依然出现在了店里,看起来身体还不错。 话不多说,上罐罐米线吧。 普普通通的定制陶罐,罐子不大,里面摆满了准备烹制的食材:新鲜的薄荷、臭豆腐、米线…(老板说了,剩下的配方需要保密)。
而这个米线的特殊,很大程度上就在罐子上,土陶的质地,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出食材本来的味道。
煮米线用的汤汁是纯正的猪骨汤,它是用筒子骨和扇子骨长时间熬制而成的,色白而味鲜。 这就是做好了的罐罐米线,颜色红亮、味道鲜香,先用小勺喝口汤,而后再动筷子。
不过,刚刚做好的罐罐米线温度可是很高的,吃起来需要格外有耐心。
当然了,也有很多朋友等不了,直接将米线倒在了大碗里来吃。
老板说了,“我们为什么叫罐罐米线?那就是除了罐子可以很好的保温外,就是要在罐罐里,一口一口的慢慢吃完,这样才能品出它的味道。曾经为了米线能很快的降温,我们也根据客人的建议,试过开口较大的陶罐,但是却丢失了罐罐米线原来的味道,所以最终还是选用了这个陶罐”。
罐罐米线选用的米线叫做“水洗米线”,而不是“酸浆米线和干浆米线”。
这也是小义第一次知道米线里面还有那么多道道,平时只是觉得有的昆明米线吃起来有点酸酸的味道,而且劲道不好,一煮就碎,黏黏的,吃起来很不爽。
罐罐米线的老板说了,这个米线他们用了十多年了,一直是同一家供的货。 这个叫做调糕藕粉,精致的米糕点缀在爽滑的藕粉上,喜欢甜食的朋友有口福了。
当然了,景星园除了前面介绍的外,还有其他的美食,罐罐猪血、罐罐猪脑花、罐罐洋芋、甜白酒、炸洋芋、豆花米线等等,差不多二十几种。它们正等着小伙伴们来品尝呢! 现如今,我们身边熟悉的“老字号”是越来越少了,而如罐罐米线一样坚持了二十年,却能始终如一的就更少了。好在昆明老街里的罐罐米线已经开业了,赶快来尝一尝吧! 昆明老街景星园罐罐米线位置如图中星标所示
|